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從製本開始

接觸書本藝術大概在2006年左右,當時因為參加了一個獨立出版計劃展覽,開始正規地接觸所有跟書相關的部件,包括設計、內容創作、製書裝幀技術甚至出版商業考慮及宣傳等等。

問我為何喜歡書本?大概與家庭背景有關,全個家族有至少四位是傳媒工作者,父親是記者,母親是編輯,他倆也有出版過自己的書,家裡也滿滿是書,自小我就與書本為伍,但我倒覺得自己看的書不算多。
  
2006年,我在剛才提及之出版計劃中發表了自己第一本著作《爬》,07年又出了另一本《家庭什餅》,之後數年,我斷斷續續地學習造書技巧,2010年香港手作興起,開店的朋友拉攏我推出手作工藝品在她們店寄賣,老實說我有接觸過很多手藝,但大多玩玩而已,亦不算精緻,唯獨造書發展得比較專注,就試著造了些筆記本置於店中。香港就是這樣,潮流一興起,相似之物就會湧現,很快我就看到滿街都是手製筆記本,要比自己漂亮的很多,比自己便宜的也不少。這些時候,就是選擇繼續,還是放棄的時候。最後,我選擇了繼續。
  
當時製作手造本子,其實另有原因,就讀藝術系的自己,由於每次辦展覽、呈作品前都十分緊張,造書的刻版工序例如不停切紙、不停穿線讓我很放鬆,這是我的減壓方式,因此更不會因為很多人都在做,就斷言放棄。結果,我嘗試在尺寸上花點心思,踏上製作迷你書之路。

其實無論書本裝幀、手工製本、還是迷你書,都不是我獨創的,因為教學需要,這幾年我都讀了很多書本的歷史,書本裝幀據說始源西元一世紀甚至再早,迷你書歷史也有數千年,裝幀的方法從來都沒有大改革,有些製作方法甚至因太繁複而失傳,或是只有各地少有的手製本工藝家才會使用,在書店看到的書,大概也只有三種裝幀方法,改變的,也許只有視覺上或物料上的設計而已。近年,電子書興起,莫說手工本,連出版業也面臨重大考驗。

話說回來,我自家迷你書的出現,好像是市場狀況引伸出來,而家在國外地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,不過,要改變自己當時的作品創作模式,也不是只有變成迷你書這一條路可走,我倒是有思考過,首先,我一直都很喜歡迷你化的東西,然後,是因為有一次,我想製作一本筆記送給朋友當生日禮物,當時又怕對方不會使用,於是就想想把東西變成項鍊也不錯,就製作成迷你版,還在裡頭寫了東西,之後送給朋友,對方很高興,連續戴著它好幾天。直至有日,朋友的同事發現項鍊很有趣而借來欣賞,翻看之下發現裡頭原來有文字,朋友十分驚喜,馬上致電給我。

我跟她解釋,我特地寫在本子中間某頁,就是想看看她什麼時候才會發現,而無論她發現與否,我寫的說話一直以項鍊形式被她配戴著,項鍊是一種非常貼近心臟的小物,我也說話就像是被她時刻掛在心上。

朋友覺得我這個想法很有意義,所以,也造就了我想發展迷你書的創作方向。

原文刊於:
http://www.mrrm.com.hk/index.php?route=information/people&category=25&luo_id=25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