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

扭蛋裡的書 (二)


當年去日本旅行,特地為購買豆作品做了詳細的資料搜集,我在不同書店裡不亦樂乎地選購,但日本豆本家的作品一點也不便宜,一本差不多要三百港元,當然單是手藝也值回票價,重點是他們每一本都有內容,有些是童話、有些是詩句、經文、短篇小說,物料方面有木材、布料或紙,小小書本內裡藏著很多意念。然後,我發現某家書店除了豆本作者的獨立作品,居然在店頭放置了一部舊式扭蛋機,機裡放多諸位老師的豆本作品,因為價格只售一百日圓(約港幣八元),作品精緻度比起三百港元那種當然差很多,但扭蛋機所謂是自動售賣機,其實是否可以解決保安的問題呢?我把這個見聞拿回香港跟幾位朋友分享,想借用扭蛋機賣書這個概念,而製作更精緻,屬於香港本土的迷你書出版,並期望是個持續發展計劃。籌備了大半年,推出了第一期:初。

自創辦以來,《蛋誌》的作品亦已經多達80多本,參與作者接近30位。《蛋誌》除了出版,也開始舉辦講座、工作坊及展覽,推廣香港的迷你書文化。

其實《蛋誌》有三個大理念:
出版,不一定是「大」事
很多人認為出版,就是要有出版社、發行商支持,需要資金之外,還得創作起碼一、二百頁內容。但想表達自己的想法,不一定要如此沉重。現代人每天Facebook、Twitter、微博、What's app,其實也是一種短訊式寫作,《蛋誌》期望把這些創作實體化,把書本的尺寸控制在45毫米以內,內容亦同樣需要在這小小空間發表,正因空間有限,書本的內容是最精華的部份,在外觀設計上亦要配合,因此比一般正規書刊更多變化,更認真,也更有創意。

扭蛋的隨機性
以扭蛋作為出售迷你書的媒介,除了有趣特別之外,其隨機性是主因。當市面上各種作品並排出來的時候,總會有些作品不是大眾喜愛的類別,但不代表那些作品不夠好,透過扭蛋機的隨機性,每一件作品的出售機會率都較均等;在讀者角度,亦多了機會接觸自己原來不會選擇的作品類型。

以書本藝術打破閱讀框架
在海外國家,書本藝術已經發展成熟,香港卻只是起步階段,很多人對書本外型與內容的接受程度很低,《蛋誌》以書本藝術作為藍本,期望打破一般人對書本必須是一頁頁翻開這個框框。書本可以只是一張紙,可以立體、三尖八角、一個球體、無字、非紙製,書本可以是一件裝置,一件藝術品。我們希望大家對書本有多於一種角度去欣賞,帶領讀者以不同角度、方法去閱讀。

《蛋誌》亦榮幸受邀於突破書店,於他們佐敦的分店展出,直至5月7日,有興趣了解《蛋誌》多一點的朋友,不妨前來支持一下。

原文刊於:
http://www.mrrm.com.hk/index.php?route=information/people&category=25&luo_id=267

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

扭蛋裡的書




2012年9月,我跟數位朋友嘗試合作推出扭蛋迷你書出版計劃,名為《蛋誌》,我們的概念是以一本雙月刊雜誌為基礎,每期擬定一個題目,每位作者製作自己的迷你書,就像分拆了的雜誌專欄,作者可以盡情創作,書本形式也沒規範,以書本藝術作為藍本,尺寸在45毫米之內,放進扭蛋機裡供讀者抽取。當時我本來就有收藏扭蛋機,便試著拿到手作市集售賣,反應出奇熱烈,一天之內80本迷你書便售罄,第二天我們每人再補10本,第二天的80本亦告完售。

這次為我們整個團隊帶來了希望之光,其實香港迷你書的市場實在細小得可憐,我們不能安然到書店遊說對方售賣我們的作品,因為展示、防盜、市場各方面的考慮讓對方卻步,我們也有遇過看不起這門藝術的人,覺得我們的東西是玩具,不是書。但第一期之後,我們覺得作為書本藝術工作者,可以嘗試踏前一步,於是開始邀請不同的藝術家、設計師或創作人,去製作自己的迷你書。

要說辦蛋誌的機緣,始於2011年初,我終於安排到時間去日本拜師學習造書,事前做了些資料搜集,順道去拜訪一些有出售迷你書的書店。其實我一直都喜歡小巧精緻的東西,加上自己以製作迷你書為業,無論到哪裡逛,都會特地留意。

日本的迷你書被稱之為豆本,「豆」其實就是他們形容迷你、細小的意思,日本有個豆本協會「本之手帳社」,主席是豆本專家田中琹老師,還有台灣及香港較多人認識的赤井都老師等等,她們組織規模不算大但活動很多,最重要是有批固定粉絲,而書店亦都十分支持豆本活動,甚至騰出整個書架以放置不同豆本,而協會亦得以健康地發展。當然,這在香港近乎沒可能做到的事,首先是香港豆本作者不多,而懂得豆本的人更少,書店的話,也沒多少間有這個市場的遠見,《蛋誌》出版一年後,才因機緣得到Kubrick書店的支持,讓我們的扭蛋機置於他們兩分店,也提供了展覽機會,在此特地向書店致謝。




原文刊於:
http://www.mrrm.com.hk/index.php?route=information/people&category=25&luo_id=257

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從製本開始

接觸書本藝術大概在2006年左右,當時因為參加了一個獨立出版計劃展覽,開始正規地接觸所有跟書相關的部件,包括設計、內容創作、製書裝幀技術甚至出版商業考慮及宣傳等等。

問我為何喜歡書本?大概與家庭背景有關,全個家族有至少四位是傳媒工作者,父親是記者,母親是編輯,他倆也有出版過自己的書,家裡也滿滿是書,自小我就與書本為伍,但我倒覺得自己看的書不算多。
  
2006年,我在剛才提及之出版計劃中發表了自己第一本著作《爬》,07年又出了另一本《家庭什餅》,之後數年,我斷斷續續地學習造書技巧,2010年香港手作興起,開店的朋友拉攏我推出手作工藝品在她們店寄賣,老實說我有接觸過很多手藝,但大多玩玩而已,亦不算精緻,唯獨造書發展得比較專注,就試著造了些筆記本置於店中。香港就是這樣,潮流一興起,相似之物就會湧現,很快我就看到滿街都是手製筆記本,要比自己漂亮的很多,比自己便宜的也不少。這些時候,就是選擇繼續,還是放棄的時候。最後,我選擇了繼續。
  
當時製作手造本子,其實另有原因,就讀藝術系的自己,由於每次辦展覽、呈作品前都十分緊張,造書的刻版工序例如不停切紙、不停穿線讓我很放鬆,這是我的減壓方式,因此更不會因為很多人都在做,就斷言放棄。結果,我嘗試在尺寸上花點心思,踏上製作迷你書之路。

其實無論書本裝幀、手工製本、還是迷你書,都不是我獨創的,因為教學需要,這幾年我都讀了很多書本的歷史,書本裝幀據說始源西元一世紀甚至再早,迷你書歷史也有數千年,裝幀的方法從來都沒有大改革,有些製作方法甚至因太繁複而失傳,或是只有各地少有的手製本工藝家才會使用,在書店看到的書,大概也只有三種裝幀方法,改變的,也許只有視覺上或物料上的設計而已。近年,電子書興起,莫說手工本,連出版業也面臨重大考驗。

話說回來,我自家迷你書的出現,好像是市場狀況引伸出來,而家在國外地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,不過,要改變自己當時的作品創作模式,也不是只有變成迷你書這一條路可走,我倒是有思考過,首先,我一直都很喜歡迷你化的東西,然後,是因為有一次,我想製作一本筆記送給朋友當生日禮物,當時又怕對方不會使用,於是就想想把東西變成項鍊也不錯,就製作成迷你版,還在裡頭寫了東西,之後送給朋友,對方很高興,連續戴著它好幾天。直至有日,朋友的同事發現項鍊很有趣而借來欣賞,翻看之下發現裡頭原來有文字,朋友十分驚喜,馬上致電給我。

我跟她解釋,我特地寫在本子中間某頁,就是想看看她什麼時候才會發現,而無論她發現與否,我寫的說話一直以項鍊形式被她配戴著,項鍊是一種非常貼近心臟的小物,我也說話就像是被她時刻掛在心上。

朋友覺得我這個想法很有意義,所以,也造就了我想發展迷你書的創作方向。

原文刊於:
http://www.mrrm.com.hk/index.php?route=information/people&category=25&luo_id=2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