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2015.09.10 悅閱 | 動手做書

悅讀背後:動手做書

手作書在香港興起,大人小孩都可以親手製作自己喜愛的書本。近年積極創作及推廣手工書的書本藝術家黃天盈(Tiana),從書的結構開始,介紹如何製作一本獨一無二的書。

書本藝術家黃天盈(Tiana)的書藝之路,始於父母的薰陶。「他們從事文字工作,使我從小就接觸書本。加上我在大學修讀藝術,所以很自然就把兩者融合起來。」

最初Tiana只以手作書減壓,藉著摺紙、縫線等刻板工夫,讓自己冷靜。直至2006年,她首次參加手作書節,出版自創書本,從構思外觀至內容的過程中得到趣味。後來她更到日本拜師學藝,接受正規訓練。回港後,她與幾位朋友製作迷你書《蛋誌》,把書放進扭蛋內,在扭蛋機售賣。第一批迷你書迅速售罄,翌年他們順勢舉辦迷你書作品展,書迷反應熱烈。

以扭蛋機販賣的《蛋誌》隔月出版,每期均由不同的創作者製作。

書本也是藝術品
Tiana認為,迷你書雖然小,但不會扼殺內容的深度,反而能突出精華部分。但她不想將書本藝術局限於迷你書,希望探索書本的不同可能。「大學老師問我,為何不把書本放入藝術創作,我才醒覺書本也可放入畫廊。」她在2014年開始策劃書本藝術節,邀請本地及外國書本藝術家參展,收納不同類型的作品,改變大眾對書本的概念。

和其他藝術品一樣,書本藝術講究創作者的技術水平。Tiana最難忘曾用三個月時間,製成一本真皮書。「以真皮作封面太厚,難以與書頁縫合起來。單是將皮革磨得薄如紙,就花了一星期。最後我把製成本珍藏,沒有賣出,因為投放的時間和心血是無價的。」

圖中為Tiana珍而重之的兩本手作書,
分別是真皮裝訂(下)及全書由仙人掌製成的筆記本(上)。

手作書獨特之處
Tiana說,手作風氣日盛,學習製作手工書比以前容易。「我剛做書時,香港只有少量日文或英文參考書,但現在市面上已有很多台灣翻譯本。」她也有開班授徒,但香港人的製作態度,與她在日本學藝的經驗不盡相同。「日本人很認真,把每個微小步驟都變得專業。我在香港卻遇到不少性急的學生,希望在短時間完成需時三小時的書。當然也有學生願意花時間鍛練。」她說。

製作手作書步驟繁多費時,而且人手製造產量少,但卻令每本書獨一無二。Tiana說:「商業出版有利知識的廣泛流傳,但手作書沒有出版社和編輯的限制,選材更自由。作者也可以在顏色、物料、演繹方法上發揮創意,令書本變得多元化。」

常見書本裝訂類型
圖書館裝訂:幾乎全人手製作,通常以厚紙板、皮革或布料製作封皮,著重耐用性,能更長久保護藏書。
硬皮裝訂:封皮由三塊獨立硬板組成,是目前機械生產精裝本的主要形式。
無線膠裝:即平裝,現時最常見,也是最快捷便宜的裝訂方法。
摺頁本(經摺裝):翻開書本時,頁面呈風琴形狀,也稱為中式或法式裝訂。
縫線裝:最基本的裝訂方式,以針線在靠近內頁的書頭部分裝訂,常見的有中式和日式線裝。
騎縫綴裝:俗稱「騎馬釘」,主要用於小冊子和雜誌等薄身出版物。

受訪者、書本裝訂指導:黃天盈,書本藝術家。



***節錄.轉載自
悅閱 Readlt
2015.09.10
text/ 陳映同 illustration/ Missquai
http://www.readit.hk/default.php?cmd=columnsdetail&id=1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