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創迷你手工書
隨手一張紙,對摺剪裁,再讓孩子又寫又畫,便可變成一本迷你書。做法既簡單,也可發揮別出手裁的創意,孩子拿著自創的小書,還可告訴別人:我是一個小作家。
天上遊雲工作室Tiana Wong(天藍)指出手工書的做法可簡單也可複雜,重點在於如何做得工整。她稱,近年愈來愈多港人認識手工書,當中涉及不同範疇,有些是作為設計或藝術品,有些是自資刊物,也可透過書本裝訂課程及親子工作坊等接觸。
種類繁多
Tiana笑言有書的出現便有裝訂,相傳早在一世紀時期埃及人已有書本,而第一種裝訂的方法是Coptic Binding(科普特),是一種在書背看到明綫的裝訂。「東方和西方的裝訂發展很不同,其造書及展示方法也各異,西方書籍會打直放在書架上,多用硬皮製作,可能書本挺直;而中國在未有紙張前用的是竹簡,其後用宣紙作單面印刷,較軟身可捲起閱讀,並會打橫存放在書架上。」
現時坊間手工書課程多以西方的裝訂方法為主,其種類繁多,一般有硬皮精裝、綫裝、科普等裝訂、書背會出現中空的Button Hole,還有Library Binding,是傳統歐洲有竹節位的圖書,也有直背、圓背分別。物料方面有皮革、布面、附有絹帶的Ribbon Limp...,製作者更可發揮創意,用其他物料如木板造封面,或在硬皮上加輔料凹凸裝飾,Tiana便試過用仙人掌的刺為書本裝飾。
日本學藝
Tiana曾分別到日本及台灣學藝,也曾在港修讀有關書本修復的課程。「到日本是學皮革書及造紙,除了學技術,也學到了日本人認真的態度,他們對每個步驟的要求也一絲不苟,如何選工具,如何擺放,也有嚴格指引。」她現時對學生的要求也有相同取向,課堂上會盡量多作圖解,讓學生能清楚每一個細節。
她強調,書本製作在英國有相關學位及碩士學位可研讀,她唸大學時主修藝術,曾想過利用手工書作為創作媒介,因興趣更想深入了解,而在造書的過程中,更讓自己找到放鬆的空間。「百多二百張紙要平整剪裁,既重覆也需要耐性,其實是很沉悶、刻板的工序,但不斷練習的過程中,卻令我紓緩壓力。」
現時Tiana也會透過展覽及工作坊,推廣手工書創作。她一般會建議年幼孩子與家長一起參與,小學三年級以後才自行學習。「因造書始絡要使用利器如美工刀、錐等工具,要注意安全。」
自家本子
親子工作坊多會造一些基本的書仔,如三孔裝訂,其材料、工具、做法都較簡單,並可配合寫作、拼貼及繪圖,讓小朋友構思「這本書可以寫甚麼?畫甚麼?」或創作獨一無二的自家本子。
三孔裝訂
1.
先把紙張對摺、拍齊、按適當的距離(可自行擬定)打3個孔;
2.
封面可選用硬卡紙、花紙或顏色紙,剪裁要較內頁稍大,把封面的四邊向內摺並貼合,也可把書的第一頁貼在封面內頁上;
3.
用針綫穿連3個孔,縫妥。
難度:摺紙及切紙最考功夫,因即使只切斜了1mm,整本書便會不整齊。
風琴摺裝訂
1.
把不同顏色的紙切成大小相同的等份,對摺;
2.
把一張紙的後頁與另一張紙的前頁貼上,壓平;
3.
設計封面及內容,拉開便成一本風琴狀的小書。
難度:風琴摺裝訂看似簡單,但要黏得平整難度較縫綫還要高。
Tiana笑言,對於能做一本自己的小書,或可用來寫寫畫畫的本子,小朋友都會很興奮。「小朋友上課時往往較家長更留心,大人心態上可能覺得剪紙切紙自己一定識,但一些細微的步驟,正是要小心注意,有時候小朋友反過來提醒家長:唔係咁架,Miss話要這樣...而家長則會較著重安全問題,因此課堂上經常可看到親子間互相提點。」
由零開始創作
Tiana早於06年接觸手工書,當時參與了「自發作創意DIY書展」,跟漫畫家智海由零開始學造書,第一本作品是《爬》,自行構思、設計、印刷到裝訂,製作了40本。第二年再參與,製作了一本沒有裝訂的書《家庭什餅》,內容是關於兩位去世親人的生活瑣碎事,以圖文演繹,但排時間序顯得困難,便讓它打散,再用不織布造了一個餅罐狀的盒子盛載。她笑言:「創作時翻看舊照,發現了很多嘉頓雜餅罐的蹤影,因此也希望把書的外表與內容融合一起,那時縫了60個餅罐,造到喊!」
圖)仿效日本豆本協會用扭蛋賣迷你書的意念,在港推出曾試過一天內賣了80本。
圖)手工書可以有不同的組裝,Tiana的作品便有用木板及仙人掌等物料製作封面,裝飾性強,而除了手工書,也可製作相框及相簿。
圖)不同裝訂方法的書背。
圖)一般工作坊會學習的基本裝訂。
圖)工具不可缺,Tiana愛用OLFA美工刀,因切紙夠力,一刀切不會斷斷續續。另有間尺、鉛芯筆,及用來幫助壓平紙張的牛骨刀。
圖)Tiana背後是從日本收藏到不同類型迷你書。
圖)Tiana早期的手工書作品。
手工書工作坊
查詢:2556 0499
上課地點:尖沙咀/荃灣
***節錄.轉載自
經濟日報(C9 親子廊)
2015.03.24
撰文、編輯:李越樺
部份圖片:受訪者提供
美術:勞偉健